端午节,又称为端五、端午、端阳、重五、重午等,黄历五月五到来的重要节日。在这个被视为恶月恶日的日子里,民众会遵循一些民俗事项和仪式,如驱邪除毒等。本文整理了数位民俗专家的见解,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民俗与禁忌。
一、切勿在端午节当天送整串肉粽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喜欢取谐音之吉祥意义,因此吃棕子(肉粽)具有“求得贵子”、“高中”等美好寓意。然而,整串粽子的绳子较多,有民间传说认为这容易形成绳煞,让收到粽子的人带来不祥之气。另外,“吊肉粽”谐音也让人觉得送人成串的粽子会招来霉运。因此,民间有一种说法:如果要送人粽子,最好采用散装的方式。
【资料图】
二、须灭五毒驱秽气
黄历五月是被称为毒月的时期,其中包括九天被视为伤身损气耗精元的“九毒日”。而传统的端午节恰好是九毒日中的第一天,被认为是一个应避免犯忌的日子。正因如此,民众认为在端午节这一天应该饮用雄黄酒,或者在下午3点之前,插上艾草或菖蒲来驱避毒虫和邪气。
然而,在重五这天,民众究竟要驱除哪种毒虫呢?传统习俗认为,端午这天正逢五毒尽出,而五毒指的是蝎子、蛇、壁虎、蜈蚣和蟾蜍等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害虫。因此,古人会选择在这一时期喷洒雄黄酒、洒上石灰,或点燃药烟,以消灭这些害虫,驱除污秽之气。民众还认为可以使用被称为“天中五瑞”或“端午五瑞”的艾草、菖蒲、蒜头、龙船花、石榴花来驱除毒害。这五种植物因为拥有浓烈的香
气、药效甚至毒性,被认为可以起到抑制毒害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天中五瑞之首”的菖蒲。菖蒲拥有细长的叶片,虽然寓意丰富,但全株有毒,同时富含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杀虫灭菌的功效,因此被认为可以驱除不祥之物。
此外,端午节也有佩戴艾虎的习俗,即用艾草编织成虎的形状,或用布帛制作成老虎形状,并沾上艾草。古人将老虎视为神兽,认为它可以驱邪避祟,保佑平安。
除了以上的习俗,民俗专家还建议民众趁着端午节这个阳气旺盛的时期整理房间,清除灰尘垃圾,使房子更加整洁和生气勃勃。
另外,端午节正值仲夏,是一年中疾病多发的季节。古人会在这个时候采摘兰草,用来洗浴,以此来除毒。因此,端午节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祛病防疫”日。
三、切勿乱丢香包
中国传统认为,端午节佩戴装有艾草、雄黄、檀香粉等物的香包,具有辟邪、驱瘟、驱虫和保平安等功效。
然而,在端午节过后不要随意乱丢香包。专家建议,可以将香包的外壳包装丢入垃圾桶,但是里面的物品必须用水清洗。因为直接丢弃香包内的物品等于丢弃吉祥物,这会影响下半年的运势!
除了香包,成年人可以戴上五彩绳手链来祈求爱情和运势兴旺。孩子们可以戴上五色丝绳,戴在脖子或手臂上,以趋避邪灾、长命百岁。传统习俗还认为,如果在婴儿的围嘴上绣上五毒老虎的图案,可以防止婴儿受到五毒侵袭。
四、切勿行房
民间流传着一种习俗:妇女在五月时应该回娘家一次,并且应该
住上一个月。为什么呢?因为民俗认为,在五月九毒日这段时间内不宜行房。九毒日包括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和廿七。十四日也被认为是天地交泰的日子,同样不宜行房。因此,在这十天内,大家务必要端庄肃穆,严禁杀生和行淫,否则可能会严重损害精气和身体健康。
五、切勿戏水和去医院探病
端午节被视为恶月恶日,被称为“阴日”、“毒日”和“恶日”,但同时也是“至阳之日”。因此,在这个代表着阴阳交替的日子里,不适合接触阴性的水,以免招致厄运。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端午节容易出现“抓交替”,因此有人会将粽子丢入水中,让阴魂留在水中,不来到人间。
人们还相信,在端午节这个至阳之日,应避免去医院、墓地和殡仪馆等阴气较重的地方。
六、趁“至阳之日”招好运避霉运
民俗专家杨登嵙建议大家可以趁着端午节这个阳气最旺盛的时刻,招来好运,避开霉运。
杨登嵙表示,可以在端午节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将“午时水/纯阳水”(指从瀑布、泉水、井水或家中自来水保存的水)放置在阳光下,至少曝晒30分钟,以吸收阳光的正能量。
即使端午节当天下雨,只要找一个有遮蔽的地方,比如骑楼、车棚等,同样可以进行这个仪式来接受阳光的能量。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民俗与禁忌的一些整理。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习俗和禁忌更好地了解和庆祝端午节!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