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周愚 张玉琼
编辑 | 雪小顽
国家能源局:选择山东等6个试点省份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
(资料图片)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6月13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综合考虑近年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速、装机规模、光伏消纳利用情况等因素,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至10个试点县(市)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要求各试点省份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电网企业按照《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按期完成年度研究评估和结果公布相关工作,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开展抽查,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评估办法。试点工作时间为期1年。(界面新闻)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
6月13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
《方案》明确,引导实训基地建设方向。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时,优先考虑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领域的实训基地建设,辐射带动相关产业领域的实习实训、员工培训、产品中试、工艺改进、技术研发等。(国家发改委网站)
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
据国家能源局6月13日消息,为统筹推进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工作,促进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风电场应当退役,经安全运行评估,符合安全运行条件可以继续运营。(上证报)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超1000项低碳技术亮相展台
6月11日至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超过6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类型覆盖范围广泛,既有巴斯夫、施耐德电气等外资巨头,也有宝武钢铁、申能集团等大型国央企,还有美的、远景科技等优秀民营企业,以及咨询、检测认证、金融机构等各类服务型机构。
大会围绕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循环经济、实践探索、低碳服务、低碳交通等六大板块,展现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成果。主办方透露,有超过1000项碳中和技术在大会上展出。
更多关于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的看点和解读,详见36碳发自大会现场的报道:
《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开幕,超1000项低碳技术亮相展台》
《逛完近10万人观展的碳博会,我们总结了五大减碳“黑科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关于网传我光伏从业者在德被带走的消息多有不实
6月12日晚间,光伏圈传出多家中国光伏企业负责人在抵达慕尼黑机场后被德国相关部门人员带走的消息。随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澄清声明。
该声明表示,经了解,当事人只是协助调查,目前已回到酒店。这次协助调查的只有其一人,不涉及网传的多家中国光伏企业,也没有出现多名人员协助调查的情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
转换效率33.5%,隆基绿能再次刷新商业级CZ硅片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纪录
德国时间6月14日,隆基绿能在Intersolar Europe 2023上正式宣布,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权威认证,隆基绿能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的转换效率。这是目前基于商业级CZ硅片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最高效率,再次展示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的显著效率优势。
此前,隆基绿能研发的叠层电池国际权威认证效率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7%和29.55%。据此次突破叠层电池效率的团队介绍,从2022年12月31日到2023年6月14日,该团队将效率从29.55%提升到33.5%,实现了近半年内绝对值增加3.95%。(环球网)
宁德时代自研一站式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6月12日消息,宁德时代自研一站式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骐骥换电”正式发布。宁德时代表示,依托于“骐骥换电”的超长寿命电池技术和高效换电服务,结合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在不考虑油价波动、不增加车辆购置成本的前提下,年行驶20万公里的重卡,总使用成本每年可节约3万至6万元,大大降低重卡运输的成本压力。(宁德时代官微)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6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杨荫凯表示,近三年来,中国的“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通过强化政策设计,我国制定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双碳”实施方案和支持保障措施,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保障体系。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规划建设了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超4.8亿千瓦。(新华网)
CESC2023中国(江苏)国际储能大会在南京开幕
6月14日,CESC中国(江苏)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在南京开幕。本次会展为期三天,现场有比亚迪、中创新航、苏文电能、阿特斯等380余家企业,集中展示消防安全、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蓄热/蓄冷储能等储能领域的一系列成果。
众多展商也携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例如,青鸟消防的分布式AI赋能探测系统、广州鹏辉的320Ah/72Ah/长循环大圆柱电芯20Ah/钠离子电池、上海正泰电源的POWER BLOCK 2.0液冷储能系统新品等众多新产品发布。(新华日报)
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保碧新能源”完成5亿元A+轮融资
6月13日消息,据“保碧新能源”官微,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联合孵化的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保碧新能源”,近日再次完成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恒信华业、欣旺达,商汤国香资本、昱能科技等多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联合投资。发起股东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旗下基金、华美国际、钟鼎资本等持续跟投。凡卓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叠加此前完成的A轮融资,“保碧新能源”首次对外融资合计完成近1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超钠新能源”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6月15日消息,湖州超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超钠新能源”)近期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投资方为融和九智基金、中欣智汇基金、禹泉指南针基金。
“超钠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拥有30余项钠离子电池核心技术与专利,以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为目标。公司近期主要专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过渡金属元素、氯化亚铁等技术领域。(中国证券网)
“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专注于数字化储能系统研发制造
36碳获悉,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弘正储能”)成功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储能技术研发、市场开发与推广及储能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同时还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自2005年以来,“弘正储能”核心团队一直致力于提供绿色能源综合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于2020年正式向储能系统集成业务进行转型。目前,公司拥有4GWh的储能PACK自动化产线,针对源网侧、用户侧等各类场景的不同需求可提供对应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工商业储能业务是公司的重点战略发展方向。
钙钛矿上量前,激光设备公司“乐成智能”获德沪涂膜战略投资
36碳获悉,近日,乐成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乐成智能”)获得上海德沪涂膜设备有限公司的天使轮战略投资。这是“乐成智能”的首次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生产场地装修、试验设备采购等。
“乐成智能”成立于2022年10月,主要业务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激光和自动化设备,为客户提供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钙钛矿电池是第三代薄膜电池的代表技术路线,具有光电转化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势。目前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已通过IEC61215测试,但因材料属性及器件结构与晶硅不同,暂时无法确定能如晶硅电池拥有20年的寿命,仍处于产业化初期。
《年度ESG行动报告》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水平与全球大企业基本相当
6月13日下午,“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上发布了《年度ESG行动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大型公司在ESG发展方面的总体水平和优秀企业占比已经与全球大企业相当,各行业头部企业正领跑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的“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显示,以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池,依据各项ESG评价指标对这些上市公司开展ESG评价,ESG指数领先的100家上市公司构成“先锋100”企业。其中,中国移动、华润电力、中国石化分列榜单前三。(每日经济新闻、央视网)
中国中小企业ESG信息披露及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启动
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当天,临港集团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上海财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上海市工商联环保商会、上海市金融业联合会以及工商银行、海通证券、太保产险等金融组织,共同启动中国中小企业ESG信息披露及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以及《中小企业ESG信息披露指南》《中小企业ESG星级评价》团体标准编制。(上证报)
多家银行亮相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展示绿色金融布局
6月11日至14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亮相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现场,通过多种方式展现各自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布局。
上海银行与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申能碳科技公司共同推出了上海市首个绿色普惠担保贷款,面向上海地区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碳资产持有企业。交通银行总行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秦桦表示,该行2023年在能源、制造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双碳”重点领域的授信政策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要求,重点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中证网)
广州探索以人民币计价的碳金融衍生品
6月12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广州金融开放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其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租赁、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太阳能、生物质能、风电等新能源及气电等低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通知还提出,探索以人民币计价的碳金融衍生品,鼓励使用人民币作为相关交易的跨境结算货币;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鼓励南沙探索联合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气候投融资中心,撬动更多境外资金投向气候投融资领域。(证券时报)
新材料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尺寸减小30%
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成功创造了一种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光。该材料可捕获通常难以捕获的近红外光,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且捕获低能量光将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减小30%。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上。
这种新材料由超小硅纳米粒子和有机分子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机和无机成分之间移动电子,可用于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更精确的医学成像和更好的夜视镜。该材料还能将长波长光子转化为短波长蓝色或紫外线光子,可用于生物成像、基于光的3D打印和帮助自动驾驶汽车穿越雾气的光传感器等新技术。(科技日报)
新型催化剂实现甲烷高效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东、林坚等与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合作,在单原子催化增强甲烷直接氧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研制出一种MOFs(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锆氧簇节点装配的单原子Ru催化剂,实现了甲烷的高效转化,可以将甲烷近100%选择性羟基化为含氧化合物。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迄今为止,研究主要采用的金属单/双原子催化剂结合添加或合成过氧化氢氧化剂的策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甲烷活化,但仍存在目标产物过度氧化的问题。据介绍,该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效低碳烷烃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的开发,为构筑低碳烷烃制高附加值产物的单原子催化剂提供借鉴。(中国科学报)
欧盟委员会就碳关税过渡阶段发布第一次反馈意见征集
36碳获悉,欧盟当地时间6月13日,欧盟委员会针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阶段实施规则,发布了第一次反馈意见征集。该过渡阶段将从今年10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
实施规则草案说明了CBAM覆盖商品进口商的报告义务和信息,以及CBAM覆盖商品在生产过程中计算碳排放量的临时方法。在CBAM的过渡阶段,贸易商只需报告受该机制影响的进口货物的碳排放量,无需支付任何关税。
欧洲议会通过新电池法规,2030年回收70%便携式电池
36碳获悉,欧洲议会日前投票通过了新电池法规,该规定将在欧盟理事会正式批准后生效。新规将影响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设计、生产和废弃物管理,减少电池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根据新规,轻型交通工具(LMT)电池和可充电工业电池必须申报并标注其碳足迹。此外,为了鼓励电池回收,该法规要求欧盟国家到2027年回收63%的便携式电池,到2030年回收70%的便携式电池。当前的目标是回收45%的便携式电池,在2020年已经基本实现。
国际能源署: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石油2023中期市场报告称,随着能源危机促使多国向清洁能源经济的转变加速,未来5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近乎停滞,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
报告预测,受石化和航空部门强劲需求的支持,全球石油需求在2022年至2028年间将增长6%,达到1.057亿桶/日。到2028年,年均需求增长预计将萎缩至40万桶/日,远低于今年的240万桶/日。(经济参考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