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礼仪都是什么?古代满100岁的人称为什么?

2022-09-07 14:10:39     来源:热讯新闻网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在《仪礼》和〈〈礼记〉〉都有记载。其实这是中国传统(约先秦时代已形成)的结婚礼必经六道手续,即是:纳采(提亲);问名(夹八字);纳吉(过文定);纳征(过大礼);

请期(择日);提亲(迎亲);纳采指男方相中某个姑娘后,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如果女家考查后觉得可以谈一谈,男方才能准备礼物前去求婚。

问名是在求婚之前,双方了解情况,一般是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当然,媒人也会将男方的情况告诉女方的。

纳吉,这是正式结成姻亲关系的标志,当双方觉都有意思后,男家会占卜一个好日子,通过媒人通知女方,并在吉日备礼到女家作客,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这是伴随在整个过程中的,正式结婚前男家更是会向女家送一份聘礼,就是纳征,又叫纳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过大礼有什么意义? 过大礼即现代人的订婚,是男家对女家的一种承诺,并送上贺礼贺礼给女家以表诚意。过大礼需要注意些什么?过大礼要注意事项很多,但因中国人注重意头,故此聘礼中物品数量则必须成双,忌用单数。而聘礼需用五个中式礼盒装,为一担礼品。为了取其双数,需另附一贴盒,并六礼盒。

古时于婚前十五至二十日,男家便择良辰吉日,隽备礼金和过大礼礼品到女家,但时移世易,男女双方于婚前还要上下班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故建议最好有婚前一至两个月前过大礼。

过大礼的物品包括:一、 礼饼: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礼饼一担可分成四式、六式、八式,全取双数。二、 椰子:父母健在的用两对;否则宜用一对。三、 茶叶、芝麻:皆因茶树不能移值,种植之时须用种子,故赠以茶叶为礼物,即祝愿种植不移之意。也有暗寓一经缔结婚约,女子便要守信不渝,绝无反悔。

期颐

古代满100岁称为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 期颐:百岁之人。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

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垂髫之年:泛指儿童。因为古代小孩头发下垂,由此引申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指十岁以下的儿童。

幼学:指十岁的儿童。

金钗之年:指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女孩十三岁。

冠者:指成年人。

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

期颐:一百岁老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