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啥是棒子?韩国棒子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梗?

2022-06-10 14:33:04     来源:中国金融在线

为什么韩国人叫棒子?

韩国人叫棒子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大致整理了一下,有以下几种:

传闻1:高丽军队作战英勇的象征

这个说法来源于韩国方面的解释,就是说在韩国还叫高丽的时候,与中国中原皇朝军队作战时,因为高丽士兵爱用“棒槌”作战,专打汉人的马匹,让汉人损失惨重,结果汉人就称朝鲜为高丽棒子。

传闻2:乾隆皇帝所赐

据说,棒子是北京的方言,是愚蠢无知的意思,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半吊子。

这里有个流传很广的小故事:

乾隆时期,朝鲜(高丽)是清朝的藩属国。有一次朝鲜国王觐见乾隆,乾隆很高兴,就在紫禁城宴请他。

席间有人拿来一盆装有花瓣和盐的水让朝鲜王洗手,他不明就里竟然以为是汤喝掉了,还大赞好喝……

乾隆,因此而觉得对方愚昧无知,就说“你真是个棒槌啊!”。对方还是不懂,还以为是封他做官呢,还跪谢,从此棒子之名就叫开了。

伪满新京警察署出动警力镇压东北民众

传闻3:日本人的打手

在九一八东北沦陷后,日本为了殖民化东北,但进行进行殖民统治最重要的就是移民,一些韩国人在接受了所谓“日韩同祖”的奴化教育后,来华后开始为虎作伥,被当地中国人称为“二鬼子”。但是日本人对朝鲜人根本不信任,所以这些朝鲜警察手里没有得到日本人给予的任何武器,还不如中国的伪警察(伪警察至少还有一根警棍)无奈之下,这些人就用朝鲜妇女洗衣服的洗衣棒当打人的武器。由于这些人比日本人还凶,所以当地老百姓背地叫他们高丽棒子。

除此之外,还有“韩国人爱吃玉米所以被叫棒子”“因为韩国盛产人参所以被叫棒子”等说法,个人觉得以上均是传闻,并无历料可查,而下面这个说法就靠谱许多。

传闻4:对朝鲜仆役的称呼

凡事要看历史记载,这是清代法国人画的北京风俗画,朝鲜人就被标成“高丽梆子”。

最早可查的“棒子”一词,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王一元的《辽左见闻录》一书中:

朝鲜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谓之“棒子”。其国妇女有淫行,即没入为官妓,所生之子日“棒子”,不齿于齐民。鬓发蓬松,不得裹网巾;徒行万里,不得乘骑;藉草卧地,不得寝处火炕。盖国中之贱而劳者。

文中出现的“棒子”,就是“高丽棒子”的来历,代表身份低微的仆役。

根据他的看法,“棒子”原为朝鲜人对私生子的称呼,由于这等人地位低下,故只能在使团中充当杂役,由此传入中国。王一元的观点在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有些史学家也同意此说。比如现代著名学者罗继祖在《枫窗脞语》就认可王的观点,认为“棒子”出自朝鲜私生子的蔑称。

韩国学者黄普基对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明清时期的朝鲜朝贡使团基本由三个阶层构成,即两班士大夫、中人和仆役。而“仆役”就是最底层,都是做些体力活,比如马夫、抬轿子以及各类闲杂工作。而“仆役”在朝鲜使团中被称为“帮子”。

而这些“帮子”,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个人素质非常低下,不少人品性恶劣,在出使中国时干了不少坏事。后来韩国“帮子”被讹传成“棒子”,成为中国人对韩国人的称呼。

由此可见,“棒子”这个词的起源,和绝大多数来源于地域歧视的蔑称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某个地区一些害群之马,给了外人不好的普遍印象,然后,那个“蔑称”就成为了地区的“名片”了。所以,大家如果不想“丢人丢出国”,就一定要守法安纪,做个有素质的好公民哦!

其实“棒子”的称呼,古已有之。在不少清朝的史书中就有记载。比如康熙年间的王一元在《辽左见闻录》中记载:“朝鲜贡使从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谓之‘棒子’。”他进而解释说:“其国妇女有淫行,即没入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齿于齐民。鬓发蓬松,不得裹网巾;徒行万里,不得乘骑;藉草卧地,不得寝处火炕。盖国中之贱而劳者。”

▲《辽左见闻录》成书于康熙六十一年

根据他的看法,“棒子”原为朝鲜人对私生子的称呼,由于这等人地位低下,故只能在使团中充当杂役,由此传入中国。

王一元的观点在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有些史学家也同意此说。比如现代著名学者罗继祖在《枫窗脞语》就认可王的观点,认为“棒子”出自朝鲜私生子的蔑称。

▲1904年,印刷在俄罗斯明信片上的满洲里朝鲜工人。

而“仆役”就是最底层,都是做些体力活,比如马夫、抬轿子以及各类闲杂工作。而“仆役”在朝鲜使团中被称为“帮子”。

韩国学者黄普基对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指出,明清时期的朝鲜朝贡使团基本由三个阶层构成,即两班士大夫、中人和仆役。“两班士大夫”是朝鲜使团的官员,文官在朝仪时站在当面,武将则在西面,因此称为“两班”,这其实跟中国“文东武西”的朝礼一致。而“中人”是随队的翻译、医生,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拥有一定的地位。

这些处于最底层的“帮子”,都是目不识丁的莽夫,个人素质非常低下,不少人品性恶劣,在出使中国时干了不少坏事。他们从朝鲜半岛到北京,一路上就是四处抢劫,偷鸡摸狗,就跟“鬼子进村”差不多。沿路的中国百姓之家,经常被“帮子”们“光顾”,损失了不少财产。

▲1860年代的朝鲜朝贡使团

于是他们就纷纷找朝鲜使团官员讨说法。据当时朝鲜官员的记载:“找上门来的中国百姓中,有丢麦芽糖的,有丢帽子的,有丢鸡的。最常见的就是拖欠旅店房钱,因为打尖住店、与掌柜沟通也都是‘帮子’的职责,两班贵族是不会亲自过问的,有一次整个使团因为拖欠房钱被店主全部反锁在了旅店内。”

韩国学者黄普基对此指出:“沿途中国人与朝鲜使团打交道,主要接触的是使团中的仆役阶层,而这些仆役们的不佳表现无疑令中国人非常厌恶,不光当时的中国百姓厌恶,就算今天读一读当年人留下的记录,都不免对这些朝鲜使团中的害群之马心生厌恶。长此以往,中国人对‘帮子’的印象便逐渐转变为对整个朝鲜使团的印象,甚至全部朝鲜人的印象”。

历史学家刘永连就根据《清史稿》指出,东北少数民族土著被称为“葛兰棒子”,此外文献证实清代民间还存在“山东棒子”、“陕棒子”、“穷棒子”等称谓。

后来朝鲜“帮子”被讹传成“棒子”,成为中国人对朝鲜人的称呼。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棒子”并非来自朝鲜使团仆役“帮子”。“高丽棒子”也只是其中一种罢了,与朝鲜仆役的“帮子”的相似只是巧合而已,而且明代并无“棒子”之称。由于时间的流逝,“棒子”一词的其他连用逐渐消失,唯独“高丽棒子”仍然使用。

不管“棒子”起源是什么,可以肯定其产生的时间在清朝,并在当代成为中国人对韩国人的蔑称。中国网友对韩国一些对外政策以及韩国人的奇葩言行感到有看法时,就以“韩国棒子”、“高丽棒子”称之,表达内心的嘲笑、愤怒、蔑视等等不满情绪。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