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不会骗人 就是实力不行!国足12强赛失败背后的启示

2022-03-31 08:02:08     来源:大洋网

国足在马斯喀特进行的12强赛最后一轮中以0比2不敌阿曼队。国足最终取得10战1胜36负积6分的成绩,以B组第五名的身份结束了本届12强赛的全部征程。

中国男足第12次冲击世界杯最终以失败告终,为什么?留下了什么启示?未来路在何方?

数据不会骗人,就是实力不行!

国足主帅李霄鹏在中阿之战前接受采访时坦承,中国这次12强赛遭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实力不足。

亚足联把世界杯预选赛最后一个阶段采取分两组进行的赛制是从1997年的10强赛开始的。国足从1997年至今的7次世预赛中,只有4次打进了最后阶段。从这4次国足的征战过程对比可见,国足本届12强赛是第一次胜场不足3场,胜率不足30%。

张琳芃本届世预赛屡屡受伤,勉强支撑。

本届12强赛国足在控球率、射门次数、射正次数、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等技术数据的统计上,在B组均处于倒数两位。尤其在第9轮1比1逼沙特的一战中,国足的控球率仅有26%,射门次数仅有2次,创下了本届12强赛自己的最低数字。连续两届12强赛,国足均只能在小组列第5位。虽然本届12强赛的进球总数比上届的8球要多,但丢球总数却比上届的10球多得多。由此可见,国足目前在进攻乏力的短板上没有明显加强,但在防守力上却有明显退步。

从往届和本届的数据对比中可以清晰看到,国足在与亚洲一流强队的对抗中,整体控制力越来越弱,这正是实力不足的一个明显例证。尤其在对阵日本、沙特、澳大利亚三强的时候,国足主动采取龟缩防守的战术,基本没有组织有效反击的能力。

事实上,目前亚洲排名第9位的国足在连续两届世预赛40强赛的阶段就已经如履薄冰,因此打进12强赛基本已经是能力上限,奢望他们争夺到亚洲前四直接出线并不现实。国足实力不足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恰恰是中超联赛过去多年来在“金元化”掩盖下的“空心化”。

在没有超级外援的加持下,惯了中超攻防节奏慢、净比赛时间少的国脚们根本难以适应亚洲一流对抗水的比赛,就连阿曼、越南都能用高位逼抢压制国足半场踢。

21年前,米卢率领的国足能在马斯喀特的同一块场地上以2比0击败东道主阿曼队,21年后阿曼队就用相同的比分把国足踢到怀疑人生。

均年龄最大,青黄不接得可怕!

上届12强赛,国足在球员年龄分布上呈现出“八代同堂”的奇葩景象,1993之后出生的中生代没有担起大梁,依然要靠老将郑智扮演核心角色。

此后,中国足协从2017年开始推行U23政策,企图用硬手段为年轻球员的成长提速。但可惜的是,由于要为此前10多年的青训坍塌埋单,U23政策不但没有带动大批1995年之后出生的优质新锐球员涌现,而且直接对联赛的稳定和各俱乐部的人员结构合理造成致命打击。

戴伟浚默默看着“老大哥”郑智在指导“大哥”蒿俊闵。

里皮在2019年亚洲杯前曾试图在国足实行换血,但最终受制于优秀年轻球员的严重缺乏而不了了之。2019年亚洲杯里皮第一次辞职之后,国足的年龄结构改善进一步搁浅,这也直接造成第12次冲击世界杯的国足在起步阶段就已经面临底气不足的硬伤。

李铁接手国足之后,虽然在历次集训中也抽调过不少U23球员加入,但始终难以选出可堪大用之人。从12强赛的12支参赛球队报名名单来看,国足均年龄为29.6岁,是各队中最老的一支。

从12强赛的过程来看,国足的打法始终围绕反守反击,但并没有体现出反击的速度。而对于亚洲强队普遍使用的高位逼抢战术,国足因为球员年龄偏大而难以尝试。所以,本届国足在多场比赛中虽然使用三中卫战术,甚至多达9人参与防守,但在强队的充满侵略的压迫打法面前依然无法避免丢球。

归化球员不该背锅,该如何善用?

在本届世预赛刚刚开始的时候,外界对国足的期望还是颇高的。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这届国足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归化国脚”。“归化”总已是全球足坛的普遍玩法,在本土球员“缺人”无法为国足带来质变的无奈之下,“归化”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合理尝试。但可惜的是,由于国足“归化”的目标过于功利地直指本届世界杯,因此在操作上出现偏差。

归化球员洛国富

从李可、艾克森开始,到蒋光太、洛国富、阿兰、费南多,国足前后归化了6名球员,2名是防守端的血缘归化球员,4名的是攻击端的非血缘归化球员。但可惜,这些归化球员除了蒋光太和李可,其他4人都已经不处于自身的竞技巅峰期。艾克森在12强赛1球未进,完全失去刚来中超时的强力射手风采。洛国富和阿兰都到了12强赛中段才达到了可以出场的体能标准,但依然无法保证全场的压制力。最令人难堪的是费南多,他归化之后就因为各种原因从来没有为国足出战过!

加上李可受伤缺席12强赛,因此李铁时代的国足只能在4名归化国脚的使用上做文章。无奈的是,除了归化球员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李铁在归化球员的使用思路上也很不统一,令国内球员在配合上显得无所适从。整个12强赛,归化国脚仅仅打进1球,从效果上看是失败的。

当然,即使意大利队也有归化球员,他们也在世界杯遭遇淘汰。因此,“归化”只要一天还在规则允许之下,国足未来还是可以坚持尝试。只是,对于“归化”球员选择的标准,对于他们使用的模式,需要今后国足的教练组和管理者做更专业的判断

失去主场的新启示:能否建立西亚训练营?

除了球队年龄结构老化、球员能力不足、执行战术落后等等硬伤,国足这次12强赛更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难——失去真正的主场。

国足从40强赛至今,国足仅仅有2场比赛是在真正主场进行。在2020年爆发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足在40强赛和12强赛阶段,一共有8个“主场”要西迁到多哈和沙迦进行。在失去主场和长年处于封闭生活的环境下,国足的比赛难度无疑比往常更大,毕竟球员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都面临考验。

国足这次在沙迦取得不败的战绩。

不过,从战果来看,国足在西亚的8个主场,仅仅只是输了对日本1场。在阿联酋的沙迦体育场,国足一共进行了6场比赛,成绩是4胜3保持不败。这个结果,与国足后勤保障团队大量艰苦的付出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本届12强赛国足团队最值得肯定的一个亮点。

疫情的影响下,目前中国体育军团不少项目都在海外设立训练基地,比如中国羽毛球队就在泰国清迈建立训练营,可以持续半年支持海外集训。国足这次12强赛虽然出局了,但通过在沙迦“主场”作赛积累的经验,未来不妨常态设立西亚训练营,为未来增加对阵西亚球队的竞争力做出积极探索。

未来国足路在何方?

在国足提前两轮在12强赛被淘汰出局之后,关于国足未来重建的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联赛必然是摆在中国足球面前的第一道难题。“金元化”无以为继之后,加上疫情的叠加压力,中超已经面临大面积的俱乐部破产,联赛品牌迅速贬值,球迷受众大批远离。为此,中国足协一度希望能从本赛季开始全面恢复三级联赛的主客场制以救市。可惜的是,目前这个计划很可能在本赛季的第一阶段很难实施。

不过,无论联赛是否恢复主客场,联赛的周期和赛制必须稳定下来,像上赛季那种为了让路国家队而盲目压缩联赛的做法只会导致多败的局面。失去一个稳定而健康的联赛,再谈如何重视青训也只会成为空中楼阁。

李霄鹏12强赛结束后是否辞职?现在还是个谜。

在大批优质外籍教练、外援离开之后,中超的整体观赏必然会下降。但这也进一步倒逼各俱乐部在青训上必须真正出人才、出球星。以明年的亚洲杯为起点,国足的“换血”必须彻底进行。

蒿俊闵、于大宝、郑铮、吴曦等为代表的1990年之前出生的球员基本就要淡出国足。高准翼、张玉宁、戴伟浚、朱辰杰、蒋圣龙、郭田雨、韩佳奇、吴少聪这些95后乃至00后的球员,逐步要在国足担纲主梁。而U23国足里面还有不少球员会在杭州亚运会之后不断升级进国足的阵容储备里。更重要的是,从2005年之后的每一批国青、国少球员,必须力争打进每届亚少、亚青赛的前四名。

在优选“归化”之外,国足还必须加大国脚留洋的力度。武磊作为留洋先锋,必须在未来的国足担负更多的责任,李磊、郭田雨等新一代留洋球员希望涌现出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练团队的搭建。本届世预赛一共有3名主帅先后带队,创造国足历史纪录。无论李铁还是李霄鹏,单靠他们的个人经验、能力和魅力很难把国足走得更远。在疫情影响下,国足聘请外教在操作上并不现实,但完全可以组建一个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和配合精神的本土教练团队。

郑智从广州队到国足,哪里都是“大佬”的风范。

如今,郑智为首的多名中生代本土教练已经进入国足教练组。而在各级低龄国足中,越来越多的前职业退役名将没居前已经参与教练团队的分工。

最后,国足的舆论环境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观。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对国足如果还是动辄嘲讽谩骂,那么中国足球的青训环境和口碑只会越来越差,恶循环就是进一步导致没有人愿意从事中国足球的运动。媒体、球迷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国足,衡量中国足球是否良发展,参考的维度绝不能仅仅盯着国足是否世界杯出线!(记者 张喆 )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