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 75%可治理沙地得到治理

2020-06-15 14:45:43     来源: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15年后,也就是到203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达到60%,75%的可治理沙地得到治理。

从2021年到2035年,《规划》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基本涵盖了全国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介绍,这9大工程正是对原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接续和拓展。

吴晓:比如从1978年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除了继续推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的营造林工程外,(《规划》)还针对三北地区重点的生态问题,统一规划了包括防沙治沙、草原保护修复、湿地保护等任务。

此外,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介绍,《规划》在长江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和海岸带共布局了19个重大工程。

周远波:长江、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目前,自然资源部按照工作分工,也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长江、黄河和海岸带三个重大工程的专项建设规划,来推动陆海统筹、河湖联动这种治理模式。

吴晓表示,未来15年各地将围绕国家层面的系统部署,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模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

吴晓:《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工程布局、治理思路、治理措施、保障政策作出了系统部署,《规划》中明确的这些重大工程是推动全国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完善有效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模式,加快自然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主战场。(焦莹、冯烁)

关键词: 生态保护和修复

资讯推荐